前陣子,我去接了個委託,是顧客幫忙轉介紹的。合作前,我都習慣詢問屋主:目前房子銷售狀況、售屋動機、定價策略等,只希望盡可能在合作前,能讓彼此有基本的共識與瞭解。
由於屋主之前簽給了很多家,故已有不少與仲介簽委託的經驗接觸。
關於售價,我說:「我們現在一次委託很多家幫忙賣,品揚建議,開價要統一,不然對開高價的仲介,很不公平。而且同業間,看到比自己開價更低的,就會彼此削價競爭,這樣只會讓您的房子更難賣掉」。
屋主說:「我不管你們仲介怎麼賣,反正我就是實拿那個價格」。
接連幾分鐘,我還是盡可能解釋,並表達我的善意。但屋主對於我所提出的問題,似乎感到有些厭煩。就對我說:「很奇怪欸,其他仲介都不會問那麼多,簽了就走了。為什麼你要問那麼多?」,然後接著補:「你到底是要簽,還是不要簽?」。
雖然,我最後還是把委託接了回去。但自從顧客講出那些話之後,我就已心知肚明,這個合作,從那時刻開始,就已經掰掰了。
--
1.其實,她一直以來並不知道,就是因為她這種售屋態度,所以不管換了多少家仲介,仲介才總是只把她的房子當庫存而已。
2.普遍仲介怕被顧客罵,不願講真話。但這才是隔閡的開始。
3.簽再多的合同都沒用。因為當彼此的信任沒了,就是合約終止的開始。
4.我都跟顧客說:「很感謝您們推薦品揚給周遭的朋友,但請先把我的部落格給朋友看。認同我,再來找我」。比起擔心把顧客的朋友服務不好,我更擔心對不起顧客的內薦信用。
5.市場很大,房仲也很多。強摘的果子不甜。